14年驻锡泉州因缘殊胜 弘一主题创作潮涌刺桐
14年驻锡泉州因缘殊胜 弘一主题创作潮涌刺桐
与弘一大师相关的文化研究艺术创作助推泉州文化事业发展
核心提示
弘一大师,原名李叔同,才华横溢,在佛学、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诸多领域颇有建树。他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2年三至闽南,在泉州驻锡的日子达14年之久。弘一大师与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城市因缘甚深,先后住过雪峰寺、开元寺、承天寺、铜佛寺、弥陀岩、碧霄岩、清源洞、草庵、净峰寺、普济寺、福林寺等数十座寺院,留下了书法、诗赋、经律等遗墨珍品。
可以说,弘一大师将其后半生的心血与智慧奉献给了泉州。在泉州文艺、非遗、工艺美术等多个领域,也诞生了很多以弘一大师传奇、精神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为泉州文化事业注入新活力,在传承弘一精神的同时,滋养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郑国明艺术馆中以龙眼木为材料手工雕刻的弘一大师雕像(林雪娟 摄)
石狮金相院中直径80厘米、高度210厘米的弘一大师香樟木雕像。 (郑国明 供图)
木雕
两米高香樟木雕矗立千年古刹
在千年古刹石狮金相院,那伽阁曾是弘一大师的居所,如今建成弘一大师纪念室。一入门,就可见一尊直径80厘米、高度210厘米的弘一大师香樟木雕像,挺直站立,手拿佛珠,眼神深邃,嘴角微扬。淡淡樟木香萦绕其间,观之令人心静神宁。
这件作品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郑国明之手,整个雕刻历时半年多,其高度在全国比较少见。郑国明表示,金相院住持特地找到他,那么大的香樟木也实属难得,故而他欣然应下,倾注大量心血去创作,“最后的作品我个人十分满意”。
“20多年前我就开始研究雕刻弘一雕像,陆陆续续做了几百尊弘一大师雕像。”郑国明执着于传统手艺和纯手工雕刻。在他的展馆里,有一件弘一雕像用龙眼木雕刻而成,阔额浓眉、衣褶起伏、脊背挺直,人物伫立、凝望、沉思,加上龙眼木所特有的红棕色外表,看起来宁静而又刚毅,令人自然联想到弘一大师爱国爱教之情,不禁心生崇敬。
因为喜欢弘一,郑国明也结识了不少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有的朋友会找郑国明收藏弘一雕像,有些研究弘一书法的朋友则会向郑国明赠送自己临摹的书法作品。谈及对于弘一大师精神品质的理解,郑国明反复提到两个词:“执着”和“专注”。在他看来,弘一大师就是因为执着和专注,才能够在每件事情上都有成就。就雕刻本身,他的思考同样颇具禅意:“学会雕好自己,才能够学好雕刻、雕好作品。”
创作清源山弘一大师雕像时的手绘图(陶志兵 供图)
泉州清源山上的弘一大师石雕塑像禅定而坐(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石雕
打坐清源山俯瞰古城全景
2010年,泉州清源山,弘一大师舍利塔旁安上了一座弘一大师石雕塑像,高1.8米,禅定而坐,目视前方,双手手心向上,轻轻交叠,眼神慈祥,俯瞰着泉州古城全景。落成之后即成清源山又一胜景,获市民和游客喜爱,大家争相从不同角度与大师雕像合影留念。
这尊雕像的创作者是惠安六度空间创始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轻工行业技术能手陶志兵。早在2008年,机缘巧合了解到弘一大师后,陶志兵便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看得越多越是入迷,深深被弘一的才华和品质所吸引。2010年,清源山要做一尊弘一大师石像的任务,交给了陶志兵。项目原本设计在舍利塔里面建造雕像,但是陶志兵经过详细勘察,最后选定了山中一块能够俯瞰泉州古城全景的大石头,并获得各方认同。“我想弘一大师在泉州待了14年,感情很深,坐在这上面可以看到整个泉州,没有其他地方比这里更好了。”
说起弘一大师,陶志兵的言语里总是透露着对其非凡人格魅力的敬仰,“弘一身上有挖掘不完的东西,只要领悟一点点,就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创作弘一作品的过程,也是对弘一精神的理解和领悟过程。2015年面临企业转型的时候,陶志兵毅然砍掉了很多没有价值的业务链,转而专注于重要作品的雕琢上,他坦言就是学习弘一大师提倡的“放下”,而真正这样做了之后,确实发现整个人的心态轻盈了许多,公司的业务也慢慢顺畅了。未来,陶志兵希望继续挖掘弘一大师的精神内涵,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可能是材质上、也可能是工艺上的创新。他期待有机会创作完成弘一不同年龄段、不同造型的一组作品。
庄少卿、黄明玉夫妇创作的白瓷作品《弘一大师》 (陈栋青 供图)
《一轮明月》栩栩如生地呈现出弘一大师端庄、慈祥的人物形象 (陈栋青 供图)
陶瓷
纯净白瓷更衬弘一质朴品质
橱窗里,弘一大师的白瓷塑像笑容微露,目视前方,双手手心向上轻轻交叠,仿佛捧着交集的悲欣;法衣宽腰阔袖,自然下垂,端庄严整又自在无碍。作品呈现的弘一心如明月、法喜充盈,已然具足万德,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作品运用雕塑的技法,结合德化白瓷的特性,栩栩如生地把弘一大师端庄、慈祥的人物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这件《一轮明月》作品的创作者——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庄少卿看来,白瓷不像铜等其他材质具有视觉冲击力,但是反而给人一种清淡如水、洁白无瑕的纯净观感,更能体现出弘一大师身上那种质朴的感觉。《一轮明月》是庄少卿2015年的作品,获得了第三届中华工艺精品奖等多项奖项。之后他陆续创作出不少弘一作品,比如《天心月圆》《无上清凉》《晚晴老人》等。
今年5月,在泉州中心市区集雅文化举办的“梵韵禅心”德化白瓷精品联展,展出了庄少卿、黄明玉夫妇的系列近现代高僧塑像,包括十来尊形态各异、庄严慈祥的弘一白瓷塑像,或挺直站立,或禅定而坐,形态不一,表情各异。该展览仍在展出中。集雅文化经理陈栋青表示,他更为喜欢的是题为《弘一大师》的作品,并印制到宣传海报。但是当被问及原因,他琢磨了很久最终还是没能完整描述这座瓷塑所带给他的那种特别感觉,“或许就是一种悲欣交集之感”。
庄少卿认为:“只有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自己苛刻,你才能让精品出现。”正是秉持这份敬畏之心,庄少卿夫妇仔细研读了弘一生平事迹,并且循着弘一驻留的足迹亲身去感受和观摩。他们到达杭州虎跑寺、杭州博物馆、泉州开元寺、惠安净峰寺、永春普济寺等,力图将弘一大师全面了解透彻。每一件作品,从构思造型到打出泥稿就用了近一年,其中经历了数十次修改。
对于弘一大师人格魅力的仰慕,让庄少卿创作了神态形态俱佳的弘一瓷雕,得到了很多艺术、收藏、佛学爱好者的喜爱。陈栋青表示,收藏弘一瓷雕的市民一般都对弘一有一定了解,此次的线下展览和线上直播都吸引了众多弘一“粉丝”。
曾氏众生香传承弘一大师行善济世的精神(肖培滨 摄)
彬达制香厂香文化长廊里关于弘一大师结善缘、让香方重生的故事。(林雪娟 摄)
香品
弘一使“众生香方”重生并传承不断
在泉州民间故事中,弘一大师留下了诸多佳话,其中与永春制香的渊源更是让当地人频频提及。当地人介绍,1939年,因为一次善缘和点拨,弘一大师让一份珍贵的香方重生,救治了当时困于病疫中的人们。如今,这一香方被永春制香手工艺人发扬光大,继续造福百姓。
彬达香业技术总监曾志达介绍,弘一使之重生的香方是永春达埔洪觉法师创制的曾家“避疫香方”,后改为“众生香方”,传于曾家后人。曾氏制香家族后来成立了彬达制香厂,如今已是达埔镇规模最大的制香企业之一,而香方也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继续发扬着其中蕴含的“行善济世”精神。
最新研制的曾氏众生香源于古传众生香方,特别甄选沉香、檀香、甲香、龙脑、降真香、丁香、甘草等多味名贵天然香料,由非遗永春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彬达香业董事长曾建全调配并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馨香清醇,经久不退。香品盒子里层印有众生香方世代相传的故事,与香品一起,观之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如今,香方传到年轻一辈手中,而聊到弘一大师,他们依然能够清晰讲述弘一与制香的传奇故事。曾志达说,当年,弘一大师不仅解读香方,指点迷津,还以香丸相赠,用以代替找不到的珍贵香药,充分体现了弘一大师的悲天悯人、乐善好施。曾氏的祖辈阿木因此心怀感恩之心,彬达制香传承人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发挥香方在治病救人方面的效用,并借助现代科技拿到了香品药用价值的药理关系检测报告,得到了科学上的佐证。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