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打造全省最大的液态二氧化碳生产和出口基地
8月27日,泉州海关关员按照“批次检验”模式要求,对福建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60吨液态二氧化碳进行快速验放,发往厦门等口岸装船出口海外。
据了解,目前,泉州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液态二氧化碳生产和出口基地。数据显示,2024年1—7月,泉州海关共监管出口液态二氧化碳211批次、重量9100吨,同比分别增长12.2%、16%。
泉州海关关员查验一批出口液态二氧化碳 (王玲玲 摄)
石化产业紧抓绿色转型机遇
泉州是国家规划的九大炼油基地之一,关区内两家龙头石化企业——中化泉州石化和福建联合石化年炼油能力已达2900万吨。
近年来,泉州石化产业正在紧抓全面绿色转型的新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构建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其中,福建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石大胜华(泉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对福建联合石化公司、中化泉州石化公司炼化一体化装置产生的尾气进行收集处理,经过压缩、提纯、液化后,变成液态二氧化碳,可广泛使用于冷链、碳酸饮料添加剂、工业纯碱原料、灭火剂等。
此次出口的液态二氧化碳主要用于工业产品的保护气,原来的石化“废气”真正变成了“特气”(特种气体),大大减少了碳排放量,促进“双碳”工作迈上新台阶。
“批次检验”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由于液态二氧化碳需低温和高压储存运输,针对其危险特性,此前海关按照相关规定批批实施现场检验作业,但随着出口量不断增长,加上企业位置偏远等实际情况,严重影响了现场查验时效和货物通关效率。为此,泉州海关依靠改革和科技“双轮驱动”,按照“一企一策、一品一策”方式,率先于4月10日开展出口危险化学品“批次检验”模式试点。试点期间,海关对符合“五同”标准的出口产品在实施首批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后续批次采用“单证审核+抽查验证”的方式快速放行,大部分批次通过单证审核实现了即报即放,可实现申报、放行一个工作日内完成,货物通关放行时间压缩80%以上。
“通过对石化‘废气’的再利用,通过碳捕集实现了变废为宝,每年预计可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以上。”福建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渊告诉记者,“海关‘批次检验’改革试点后,公司出口液态二氧化碳超过百批,通关速度大幅提高,物流成本也大大降低,预计年节省各项成本100万元以上!”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