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沉浸式演出燃动泉州文旅市场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5-03-05

 



在惠安崇武,小游客集合,开启大型沉浸式实景抗倭剧本游《跟着戚继光抓倭寇》之旅。(惠安戏剧中心 供图)

 




观众跟随演员穿梭于风格各异的表演空间,感受《陈三五娘》的爱情之旅。(魏婧琳 摄)

 



梨园戏《陈三五娘》在古厝进行沉浸式互动演出(魏婧琳 摄)

 



泉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带给观众别样体验(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观众感受拍胸舞的有力节奏(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互动演出拉近了观众与非遗的距离(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游客参与晋江梧林沉浸式剧本游(资料图片)

 



诙谐的高甲戏表演吸引游客(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观众跟随陈三、五娘脚步,穿梭于古香古色场景之中,感受这段美好的爱情故事;游客化身大明将士,按照剧本游《跟着戚继光抓倭寇》剧情,在惠安崇武古城捉拿倭寇;石狮《宋元海丝宴》沉浸式情景剧还原古乐遗韵,清雅宋风,让人沉醉于宋元泉州风情……

作为传统文旅演艺产业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交融的新生态、新经济,沉浸式演出、沉浸式戏剧已经成为现今旅游的热门方式,观众由演出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游客从看景变“入景”,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沉浸式文旅项目持续“出圈”。泉州凭借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元文化特色,掀起了沉浸式演出的文旅热潮。□融媒体记者 魏婧琳

沉浸式演出方兴未艾

今年春节,由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带来的梨园戏《陈三五娘》沉浸式互动演绎,从1月31日至2月12日,每天两场,在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古街充满古韵的余庆楼演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一堂,共同领略这场颇具泉州文化特色的盛宴。《陈三五娘》作为梨园戏经典剧目,讲述了泉州才子陈三与潮州佳人五娘在元宵节赏灯时邂逅,并历经波折最终结为连理的爱情故事。此次演出别出心裁,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束缚,采用了沉浸式互动演绎的方式,让观众亲身参与到剧情发展中,成为“戏中人”。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处于动态,根据表演和剧情的推进,在“讲述人”的引领下,跟随演员穿梭于余庆楼内七个风格各异的表演空间,身临其境地感受《陈三五娘》浪漫的爱情之旅。

在惠安崇武全省首个超70000平方米的实景剧本游基地,惠安文旅也在春节期间创新推出大型沉浸式实景抗倭剧本游《跟着戚继光抓倭寇》,推动崇武古城文旅产品“上新”。该剧本一站式还原大明抗倭场景,穿越时空,游客与演员一起演绎剧情。游客在崇武古城水关门口将收到一封“入伍通知”和“军籍勘合”:“祝贺你!通过重重募军考核,正式成为一名大明将士……”游客在向威武帅气的林百户报道后,通过层层角力考验,穿上明制甲胄,“穿越”到大明嘉靖年间的崇武古城,驱逐隐匿城中的倭寇。该剧本内容依托崇武古城600年的历史背景,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游客将化身大明将士,穿梭于热闹的市井街道、庄严的军营、神秘的祠堂、宁静的民宅之中,沉浸式体验明朝海边城镇百姓生活和海防的军营生活,感受惠安“崇文尚武”的精神文化。

近年来,沉浸式互动演出在泉州兴起。2021年11月,晋江市“人才杯”“梧林轶事”沉浸式剧本体验通关赛在梧林举行,大型实景沉浸式剧本通关赛《梧林轶事》讲述20世纪30年代末,一群知识青年来到晋江梧林,他们需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在当地完成一项抗战情报传递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活动参与者都成为剧本的表演者。2023年5月,大型实景沉浸式互动戏剧《萤光:1937》在梧林上演,这场沉浸式戏剧体验囊括实景探索、观众演员互动、换装体验、剧本推理、戏剧演绎等多种体验形式,真实还原爱国华侨青年的热血之举。

2023年,石狮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推出《宋元海丝宴》沉浸式情景剧,带游客一站式感受非遗魅力。该沉浸式情景剧由情景剧《市井十洲人》、闽南综合表演《丝海南弦》、情景演唱《望春风》、舞蹈《茶飘香》、提线木偶《小沙弥下山》等10多个节目组成,运用戏剧表现手法串联一场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情景歌舞表演,展现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魅力,让人感受“人间有味是清欢,海丝文化代相传”的美好。

城市成为艺术大舞台

演艺项目作为一项互动性、沉浸感较强的文化产品,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等方面正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不久前,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周末戏相逢”活动,在泉州市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热闹开场,沉浸式体验感直接拉满。老君岩前成了闽南文化的大舞台,灵动的木偶,在艺人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一个动作都细腻入微,尽显精湛技艺;高甲戏的演员们凭借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将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让人忍俊不禁;打城戏也是一绝,精彩的武打动作,一招一式都让人目不转睛;“东方迪斯科”拍胸舞互动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员手把手教观众如何拍出有力的节奏、踏出欢快的步伐。

记者从泉州市文旅局了解到,“周末戏相逢”福建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已列入2025年度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在全省面向大众推出艺术形式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体现创新融合的公益性演出活动,时间主要安排在周末及节假日,2025年平均每周至少会举办一场公益演出,其中,不乏沉浸式互动体验。未来,泉州各大世遗点和文旅地标也会成为艺术的舞台,让游客深入感受文化魅力。

此外,为抓住文旅经济繁荣、“演艺+”火爆“出圈”的有利时机,泉州市将推出大型精品演艺项目《戏剧古厝》等项目,以泉州非遗文化、戏剧文化等为内核,打造一场沉浸式的精品驻场文旅演出。

业内声音

泉州沉浸式演出优势 得天独厚

国家二级演员孙萍玉老师参与了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梨园戏《陈三五娘》演出,她认为:“此次演出,不仅剧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更采用了沉浸式互动演绎的方式,让观众亲身参与到剧情发展中,成为‘戏中人’。在古朴的余庆楼演出现场,攒动的人影和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这种创新的演出形式,不仅保留了梨园戏原有的艺术特色,更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在她看来,演出融合了“陈三五娘”与“洛阳桥”两大极具分量的历史文化IP,以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为主体,同时融入泉州花灯、掌中木偶、妆糕人等丰富多样的非遗元素,也是“很好的文化融合”。

在《跟着戚继光抓倭寇》剧本游负责人、惠安戏剧中心主任颜福安看来,“景点带动演出,演出反哺景点,相辅相成。我们还原了当时倭寇侵占崇武古城,戚家军在古城里抓捕倭寇的历史场景”。崇武古城,作为中国海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他表示,这个剧本游就是依托崇武古城深厚的600年历史背景,结合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塑造优质的抗倭剧本内容,将城内的古老建筑与体验者的精彩演绎融为一体,为游客打造一场独一无二、沉浸式的古城剧本游。“游客还可以跨越时空与崇武著名诗人黄吾野进行飞花令对决,品尝戚家军神奇军粮——崇武鱼卷等当地特色美食,让文旅演艺互动体验更上一层楼。”

黎明职业大学外语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主任徐淑延表示,泉州被誉为闽南“戏窝子”。沉浸式演出体验能够融入闽南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彩元素,通过互动、艺术、情感和环境的多重结合,为游客带来一场身临其境的文化之旅,感受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这种文艺形式是文旅发展的创新探索,解锁文旅“出圈”的新密码。同时,VR技术、现代影音效果等新科技的加入,也为市民游客带来了新奇体验。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博士汪秀芳认为,沉浸式演出的魅力,在于它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根脉,又用创新形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观众不仅是旁观者,还可能成为演出的一部分,与演员互动,增强参与感。茶、瓷、香、簪花围等泉州文化元素,尤其适合在互动过程中展示。此外,泉州有众多名胜古迹,这些都是游客的向往之地,演出选址于此,能够增强历史氛围感,精心设计的布景和道具营造出逼真的场景,能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历史画卷,流连忘返。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