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40余名外籍及港台教师眼中的“世遗泉州”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5-03-24

“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现了高超技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件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故事。”3月22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40余名外籍和港台籍教师走进泉州多个非遗场所,开启了一场“走进世遗,奋进泉信”文化体验活动。

 



在老君岩合影

40余名教师分别来自印度、美国、也门、沙特、印度、苏丹、巴基斯坦、乌克兰、荷兰等9个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他们先后探访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清源山老君岩等,并观看了《遇见泉州》主题歌舞剧,从而搭建起跨文化认知桥梁,助力构建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生态。

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四层展馆内,教师们穿梭于石雕、木偶戏、南音等135个非遗项目中。外籍教师ADAM驻足德化瓷烧制工坊前,用手机记录下“中国白”的淬炼过程:“这些非遗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持续跳动的文明脉搏。”台籍教师萧闵凯在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展区感慨:“榫卯结构与台湾古厝一脉相承,每道工序都是两岸同源的实证。”

 



 

 



 

 



在泉州非遗馆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面对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13.2米长的宋代古船残骸,学校党委副书记许旭明现场授课:“这艘装载着香料、陶瓷的商船,印证了泉州作为宋元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历史。希望教师们能通过这些文物,看到泉州在历史上作为文化交流枢纽的重要地位,体会到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积极交流的精神,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了解泉州海外交通历史

清源山老君岩造像前,教师们触摸着历经八百余年风霜的石刻纹理感慨:“‘道法自然’的智慧超越时空,与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形成奇妙共振。”更有人从摩崖石刻中读解出生态启示:“这种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与当代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

 



了解老君岩的历史文化

晚间《遇见泉州》歌舞剧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通过全息投影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让教师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泉州千年的历史变迁。外籍教师ABDALAZEEM激动地说:“这场歌舞剧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让我对泉州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它将泉州的多元文化元素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这正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台籍教师王圣元也表示:“歌舞剧中那些熟悉的闽南元素,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我更加坚定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信念,也深刻体会到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

 



观看《遇见泉州》演出,体验闽南文化

 



 

 



近距离观赏提线木偶的精彩表演

 



与泉州歌舞剧院演员合影留念

此次“走进世遗,奋进泉信”主题活动,不仅让外籍教师、港台籍教师领略到了泉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泉州、热爱泉州、留在泉州、奉献泉州。

教师们纷纷表示,要讲好泉州故事,积极投身于文化交流与传播,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描绘出一幅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