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改建为展览馆 泉州工业遗产老物件展常态化举办
黑白电视、老式自行车、蜜饯印花包装……泉州工业遗产老物件展在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馆常态化举办,以老物件唤醒城市工业记忆。
该展览通过工业遗产的活化展示,生动诉说泉州工业的过往,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深刻影响当下和未来。让我们搭上历史时光机,来一场刻满工业印记的沉浸之旅。

老厂承载了许多老泉州的记忆
展览再现老泉州的记忆
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的园区曾经是源和堂蜜饯厂、电视机厂、面粉厂和麻纺织厂的聚集地。秉持“修旧如旧,保护性开发”的原则,这些承载老泉州人记忆的工业老厂房迎来新业态入驻,融入“工业+文化+旅游”理念,文化、创意、文旅休闲等项目如同源源不断的养分为它们注入新的活力。

蜜饯缸
从园区大门右拐,源·1916工业遗产馆便映入眼帘,该工业遗产馆是由原先的蜜饯厂蜜饯腌制池改造的。泉州工业遗产老物件展就在这里举办,展览精心打造老式生产工具、职工生活器具、厂区生产资料及历史影像四大板块,共展出工业老物件130余件,从粗重的车床铁砧到精美的陶瓷茶具,从精密的设计图纸到泛黄的奖状奖杯,立体呈现泉州工业生产的壮阔图景、工人生活的时代印记。

不同年代的蜜饯包装
泉州著名的老字号源和堂蜜饯厂始于1916年,背后藏着晋江庄姓兄弟从摆水果摊到开设工厂的传奇故事。此次展览的展厅摆放着以前制作蜜饯使用的机器和工具,如蜜饯浓缩罐、蜜饯腌制罐、簸箕等,还有独具年代感的蜜饯老包装,上面印有不同时期的源和堂品牌样式。据泉州百年源和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尤文辉介绍,当年,庄杰茂、庄杰赶两兄弟巧变思路,做起蜜饯生意,解决了销售不完的水果容易腐烂的问题。他们反复研究,用食盐、糖、中药腌制成风味独特的蜜饯。“后来,庄家兄弟在泉州建厂,‘源和堂’这个老字号传承至今。”

老电视
展厅里,一台台旧电视机同样引人注目。1980年,泉州聚乙烯厂经过改造,正式成为泉州电视机厂。成立初期,泉州电视机厂引进10万套的索尼品牌黑白电视机,在这里进行组装、销售。紧接着,彩色电视机时代的到来,泉州电视机厂开始从陕西引进长风牌彩色电视机进行组装加工。据了解,此次展出的大多是长风牌彩色电视机,展品仍然保存完好,有的还是当时工厂遗留下来的全新电视机。
泉州的面粉厂始建于1957年,是当时福建省的粮食调拨中心。那时,为解决全省口粮供应问题,省粮食厅最终决定并选址泉州建立面粉厂。该厂生产的“红旗牌”面粉远近驰名,鼎盛时期,面粉厂屡次被报道。展柜里还可以看到曾经销售火爆的葡萄面包。
泉州麻纺织厂创办于1951年,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一批麻袋企业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泉州麻纺织厂已经拥有80台麻袋织机,占泉州麻袋产量的98.5%。当年参观麻纺织厂的布质参观证、员工学工证以及用于员工福利的理发券都出现在泉州工业遗产老物件展上。同时,该展览还展出了味精厂、金属厂等多家泉州工业代表性老厂的遗产。
AI复原“有温度”的工业遗产

旧日记本等职工生活物品
该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探寻工业遗产的魅力,品味工业历史的底蕴。关于这些老物件的收集,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游客中心宣传工作人员王先生介绍:“我们在老厂的老员工们的帮助下,寻找到了厂区衣食住行相关的老物件,比如,旧家具、旧家电、煤油灯、布票、油票、粮票等,还有工人生产生活的旧照,通过AI复原技术让部分照片更清晰,场景更生动。同时,邀请曾经在厂区工作、生活过的员工、老厂长口述相关历史故事。”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倪建东则表示:“这些都是过去生产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老员工收藏得很好,难能可贵。”

老式缝纫机和自行车
该展览打破传统陈列模式,创新采用沉浸式场景搭建,特设三大情景互动打卡场景,复原老厂广播站、20世纪70年代结婚“三大件”、厂办会客区等,让观众直观感受四大老厂房从创立、发展到转型的全历程,对泉州工业代表性老厂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览不仅呈现了历史的原貌,更运用现代科技点亮了尘封的记忆。AI复原的历史场景生动鲜活,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激情燃烧的岁月,触摸“有温度”的工业遗产。

展馆内设有研学空间
馆内两边的下沉空间,是曾经的蜜饯腌制池,至今在池壁四周和地面还可以看到遗留的黄色结晶。该展馆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已改造成研学空间,不仅能作为学习场所,也是能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工业历史的体验空间。”该展馆在每周二至周日进行常态化工业遗产相关展出。未来,馆内将会有更多有关麻纺厂、罐头厂等的老物件加入展出行列。

源·1916工业遗产馆留存着泉州的工业历史印记
老物件蕴藏着新动能
源·1916工业遗产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泉州工业历史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工业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这里,通过一张张具有时代印记的老照片、一件件历史悠久的老物件、一行行详细的历史史料,参观者可以感受老一辈泉州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作为老厂老员工的市民沈先生带着孙女来观展,他细看展品,内心澎湃:“在当时,这些老厂不仅为泉州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而且在不同领域推动了泉州经济的发展。挑灯工作的夜晚仿佛就在昨天,获得荣誉的欢呼还在耳畔,我们内心深处对这一切仍念念不忘。”
“老厂房、老设备、老物件等工业遗存,都是泉州工业发展历史中的珍贵见证,具有重要意义。”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搭建一座连接泉州人共同记忆与情感的桥梁。
泉州市第一幼儿园党支部曾组织全体党员来参观工业遗产老物件展览。党员们说,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加深了对泉州工业历史的了解,老一辈泉州人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人感动。这不仅是一次叩问初心、坚定信念的党性教育之旅,更是一次传承和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精神的实践。
工业遗产不仅是过去辉煌的象征,更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保护工业遗存,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工业精神,是城市文旅发展义不容辞的使命。泉州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廖雷生表示,工业遗产不应沉睡,它们是对话历史、激发创意、赋能未来的宝贵资源,希望通过老物件弘扬工匠精神,让老厂房从“工业锈带”转变为“文化秀场”,唤醒城市集体记忆,激励新时代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苏慧敏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