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邂逅 当热门网游遇上非遗簪花围
你喜欢玩游戏吗?有没有想过,在虚拟世界里,也能与一项流传千年的非遗技艺不期而遇?如今,《闪耀暖暖》《恋与深空》《征途》等多款热门游戏中,都已悄然绽放那一抹独特的“簪花围”。这项源自泉州蟳埔的国家级非遗,正以数字化的形式,轻盈跃入年轻玩家的视野,用另一种语言,讲述传统之美。近日,记者专访了国家级非遗“蟳埔女习俗”市级非遗传承人庄群,多次参与游戏簪花围设计指导的她讲述了传统技艺如何与虚拟世界温柔碰撞,在像素与代码间找到新的传承路径的故事。
簪花围“闯入”热门游戏

《恋与深空》中主角的簪花围造型
“10月29日至11月18日,登录游戏,进入‘雅韵簪花’活动页面,即可领取‘簪花礼·花语礼盒’,免费获得三款通用头饰……”近期,拥有7000万全球玩家的《恋与深空》,正以一场充满文化气息的福利活动,点燃玩家的热情。活动的核心,正是三款精心打造的簪花围头饰——“胭色芳华”“琼枝照水”“曦日凝光”。游戏在宣传中明确写道:选择簪花围,是希望让更多年轻玩家透过虚拟世界的窗口,感受非遗文化的温度与魅力。当玩家在游戏中为角色佩戴上簪花围头饰时,指尖触动的不仅是虚拟的装饰,更是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
庄群介绍,不同于普通游戏装饰,这三款簪花围头饰从色调到细节,都藏着满满的匠心与巧思。“设计团队以中国传统五行色为灵感基底。每一款簪花围头饰花蕊或正或斜逸,与鲜嫩小叶错落镶嵌,看似随性的排布,实则暗藏章法——既有利落刀锋般的棱角分明,又透着玉石般的沉静温润。正面看是规整的雅致,侧看是枝叶舒展的灵动,低头时更能瞥见花蕊轻垂的温柔。”庄群开心地说,“这些宣传文案,我也参与撰写了呢。”
今年7月,一位朋友联系庄群,说《恋与深空》希望将簪花围融入游戏中。经过一番了解,庄群发现这款游戏不仅受众年轻,更具备全球影响力,于是决定试一试。“这是一个让簪花围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机会。”作为在蟳埔女文化传承路上奔走二十多年的蟳埔女,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次活化传统的难得契机。
“游戏团队非常专业,他们邀请我,正是希望既还原簪花围的传统神韵,又能契合游戏的浪漫风格。”庄群回忆,面对设计稿,从色系、形状到样式,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传统簪花围色彩鲜艳热烈,形状讲究对称饱满灵动,是花在头上向阳的生命力,体现的是蟳埔女对生活的热情与期盼。但游戏中的设计,必须兼顾动漫表现手法、现代审美和年轻用户的喜好,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游戏中的簪花围其花饱满又灵动,或含苞待放或舒展或盛放,错落有序,打破了传统的对称结构,让动漫角色佩戴后更显内敛沉静。“它既保留了文化内核,也具备了符合动漫审美的表达,我们希望这样的设计,能真正打动年轻人。”
非遗传承人的数字新征程
对庄群而言,这已不是她第一次“跨界”。此前,她还曾为《闪耀暖暖》《征途》等游戏提供簪花围的设计指导。每一次合作,都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真诚对话,一次文化与创意的美丽碰撞。

《闪耀暖暖》中暖暖的簪花造型
去年年底,庄群与《闪耀暖暖》合作,为角色“暖暖”量身打造了一款专属簪花。她选用了牡丹、芍药、山茶、玫瑰、玉兰等近三十种花朵,服装则搭配经典的粉红色大裾衫与黑色阔脚裤,再配上特制小鱼篓,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暖暖”的独特美感。她还参与了游戏宣传视频《临海照花》的拍摄,亲自讲解设计理念。今年8月,该游戏推出“渔家花事”福利活动,玩家可免费获取“簪花听潮”服饰及可自定义簪花单品,体验亲手簪花的乐趣。

庄群出现在网游纪录片中

《征途》中的限时活动“簪花寻宝”
而在《征途》手游中,庄群不仅参与角色装扮设计指导,拍摄了联动纪录片,还特别为“征途20周年”设计了一款定制簪花:九朵玫瑰,象征征途系列九款产品;二十朵粉花环绕,致敬二十年历程;发间点缀的升星宝石发簪,则承载着玩家对战力突破的美好向往。游戏官方同步发布了联动高清海报,发起“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的转发活动。纪录片与海报已于今年10月正式推出,游戏内也同步上线了“簪花豪礼”“簪花寻宝”等限时活动。游戏方表示,这次联动是对“尊重玩家,全面改革,再战20年”理念的一次文化践行。从千年渔村到万里征途,从传统手艺到数字IP,这不仅是一场跨界狂欢,更是对传承与创新的生动诠释。
“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受众群体,我们必须因‘游’制宜,调整簪花围的表现形式。”庄群说,“但无论如何变化,核心始终不变——那就是簪花围所承载的蟳埔女精神: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执着追求。”她感慨,通过游戏这一载体,簪花围得以突破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走进千家万户。“一个年轻的玩家,可能因为游戏中一个精美的簪花围造型,而对这项传统技艺产生兴趣,进而去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这就是传承的种子。”
文化传承焕发新生
当游戏与簪花围相遇,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破圈的生动实践。而对于土生土长的蟳埔人庄群而言,过去二十多载对蟳埔文化的守护,本身就是一场持续创新的旅程。
庄群的童年,与海和花紧紧相连。十来岁时,她便从母亲手中接过了簪花的技艺。在她的记忆里,蟳埔女总是与辛劳相伴——天未亮便去海边敲海蛎、撒渔网。为了便于劳作,她们习惯将长发盘于头顶;可无论多忙多累,发间总要簪上几朵时令鲜花。那时她觉得,大海就是蟳埔女的梳妆镜,映照着她们把朴素生活过得如花般明媚。“簪花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初学时,我常常弄错步骤。那发髻看似简单,要盘好却暗藏巧思。”
学会簪花,像是命运的必然;而传播蟳埔文化,则渐渐成为庄群生命中放不下的使命。自参与社区工作以来,她始终扎根乡土,不仅熟稔蟳埔的每一项习俗,更了解村里每一户人家的故事。二十多年间,她亲历了蟳埔文化从默默无闻到“破圈而出”的整个过程。她感慨道,最明显的变化在于人:“早年在村里组织广场舞,大家既不好意思,也不太会跳。如今面对游客与镜头,蟳埔女已能从容展示自己。”在她看来,簪花围的“走红”绝非偶然,而是政府、民间与社会各界一点一滴守护积累的结果。申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到推动蟳埔女习俗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大事件她都参与其中;接待海内外媒体、调研团队、组织参观、讲解簪花……这些已成为她工作生活的一部分。看到政府愈发重视,游客与明星纷至沓来,庄群由衷喜悦:“过去是我们邀请别人来了解,如今,是大家主动来找我们。”
展望未来,庄群希望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更多路径。“无论是推动文化主动出海,还是融入虚拟世界,只要能让簪花围焕发新的生机,我都愿意去尝试。”
责任编辑:苏慧敏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