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古厝迸发新商机
作为闽南文化的展示窗口,未来五店市将建成一个集传统文化展示、民俗体验商务旅游、休闲娱乐、美食品尝为一体的街区博物馆、文化产业聚集带

古厝与传统品牌碰撞出了全新的商业火花

藏匿于闹市的古厝
□商报记者 陈雅惠 实习生 林婕 文/图
近年来,晋江市的城市建设逐步提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但一些历史悠久、富有艺术价值的古代建筑不免受一些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大“古董”,晋江市探索出了一套新的保护方案。晋江市池店、安海等地的数十座“古早”建筑,被整体转移到晋江青阳街道的五店市传统街区,加上原本保留的古建筑,这里整合了150多座古建筑。如今,这些闽南文化的缩影与传统品牌碰撞出了全新的商业火花。
现状 藏匿于闹市的古厝
驱车从万达广场东侧的一条小路拐进五店市,一片传统的闽南古厝集群展现在记者面前。一边是高楼大厦林立,一边是古厝宗祠成片;一边是时尚品牌荟萃,一边是百年出砖入石老墙。就在晋江的市中心,万达广场和五店市传统街区这两个风格迥然的新地标,临路相望,相距不过十米,共同筑成了晋江城区独特的新景观。
日前,《福建晋江市五店市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晋江将以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将五店市打造成集传统展示、传统风貌与民俗体验、特色商业等于一体的晋江街区博物馆、闽南文化新街口。
“五店市传统街区堪称闽南红砖古厝博物馆。”五店市传统街区建设管理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范清靖说,目前街区内遍布着宗祠、寺庙、民居、商铺等多样性建筑,保留的明清、民国至现代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是晋江特色风貌建筑的典型代表,有夯土房屋,也有闽南传统“皇宫起”红砖建筑,更有中西合璧的洋楼和西洋建筑,拥有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及布政衙、蔡妈贤宅、朝北大厝、庄志旭宅、宛然别墅等100多处历史风貌建筑。
尤为难得的是,这些保留下来的传统的闽南红砖古厝,几乎涵盖了原来传统民居的所有规制,一间张、三间张、五间张,甚至还有七间张的建造形制。除了保留原有的建筑外,五店市传统街区还包容了其镇街面临拆迁的有价值的历史风貌建筑。目前,整体迁居“入户”五店市传统街区的历史风貌建筑共有三栋。
提升 传统与商业的碰撞
据了解,五店市传统街区整体项目建设工期预计在2—3年间基本完工,分期实施。遵循“保护好街巷肌理、建筑风貌、院落空间和空间节点”的工作思路,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该保必保”的原则,充分发掘、保护、传承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的传承闽南文化,目前已有两家本土茶叶品牌将门店开进五店市。“灵源药业是中华老字号之一,选择把形象店设在五店市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是希望通过晋江历史文化带动企业的文化。”灵源药业形象店负责人表示。
“喝一杯清香甘醇的灵源茶,听一曲悠扬古韵的南音;看一段妙趣横生的木偶表演,赏一出诙谐幽默的高甲戏。被看做延续城市文脉的五店市传统街区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各路游客。”灵源药业公司董事长吴国卿表示,极具闽南特色的灵源万应茶形象店开在五店市传统街区,这是闽南传统文化的一次结合,是品牌与文化的碰撞。
除了灵源药业有限公司将形象店开进五店市,安溪感德龙馨茗茶也在五店市开设门店。“五店市传统街区位居晋江市核心区,街区历史悠久,闽南建筑特色突出、文化遗产丰富,传统闽南品牌将门店开到这里有利品牌提升文化内涵。”业内人士分析。
前景 打造城市新会客厅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作为闽南文化的展示窗口,未来五店市将建成一个集传统文化展示、民俗体验商务旅游、休闲娱乐、美食品尝为一体的街区博物馆、文化产业聚集带。
晋江市文体新局局长黄良说,五店市脱胎于传统的文化街区,传统街区保护更新后,仍保留传统市井风情,并将导入地方小吃、私房菜、西餐等餐饮,咖啡厅、茶馆、酒吧、书吧、艺术沙龙等休闲娱乐,土特产、传统手工艺品、旅游商品等特色商品零售为主的服务行业等丰富业态,成为时尚、文化的新坐标。这个新坐标,不仅能让闽南人感到亲切,还将吸引外地人、辐射台港澳晋江乡亲和东南亚晋江华侨到这里旅游、休闲、寻梦,从而在城市核心区构成一片“老年人觉得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华侨觉得很乡土,晋江人觉得很侨乡,外地人觉得很闽南”的独特地方。
据了解,五店市传统街区还聘请了北京伟业投资顾问公司编制文化创意策划、旅游策划和招商策划。在规划中,五店市传统街区建设以打造城市新客厅为目标,增加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力和识别力,避免城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丧失和“千城一面”。目前,五店市传统街区建设的一大亮点便是重现青阳古八景中的五景,分别为青阳苍翠、石鼓喧声、桃花叠浪、雁塔地灵、樟井圣泉。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除了五店市传统街区外,晋江还通过打造“三创园”、洪山文化创意园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未来,打造更高追求的人文之城,更高层次推进文化育人,更高标准发展文化事业,更高水平培育文化产业,正是晋江打造人文之城的重点。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