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曝光»正文

泉州名小吃频遭“山寨”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3-07-05

工商提醒:提升品牌意识,及时投诉维权

业界专家:加强品牌维护,提升产业水平

 

 

这家“牛肉安”也有傍“牛肉俺”之名的嫌疑

东南早报记者 李菁 通讯员 吴暾晖/文 胡彦明/图

近日,一份由泉州一家名小吃商家提交给工商部门的投诉书,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在老泉州人印象中颇为知名的牛肉小吃“牛肉俺”遭遇“山寨”危机,市区突然冒出三家打着“牛肉庵”招牌的连锁小吃店。工商部门介入调查处理,认为“牛肉庵”侵犯了“牛肉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经调解,“牛肉庵”已经对自家店铺招牌进行处理,其中位于市区新门街和祥远路的两家分店已停业。

遭遇“山寨”危机的泉州名小吃不只“牛肉俺”一家,肉粽、鸡爪、绿豆饼……这些大家所熟知的泉州本土风味,同样都曾陷身侵权危机,这份投诉书引起了不少泉州名小吃老字号的共鸣。名小吃品牌频频被“山寨”,老字号自救之力微弱,他们共同发出了“呼救”。

“牛肉俺”遭遇“庵”字危机

自1985年在泉州开第一家店以来,经过多年的经营,“牛肉俺”目前已在泉州市区开设多家分店,并具有一定知名度。

然而,前不久在市区新门街、湖心街和祥远路,三家名为“牛肉庵”的牛肉小吃连锁店出现在消费者眼前,不少消费者以为“牛肉庵”是“牛肉俺”旗下的店铺。

“‘庵’和‘俺’的发音差不多,两个字只是偏旁不一样,乍看很相似。2009年,‘牛肉俺’已经申请了商标,他们这是侵权。”吴先生说。

接到投诉后,工商部门经调查发现,“牛肉庵”侵犯了“牛肉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而且位于新门街的“牛肉庵”店没有申请工商营业执照,属于无证经营。

经调解,“牛肉庵”对招牌进行处理。记者走访时看到,“牛肉庵”新门街店招牌上的“庵”已经摘掉,店铺也已停业;湖心街“牛肉庵”的招牌变成“牛庵”,店铺内原本“牛肉庵”的字样中,“肉”字被用纸贴住。湖心街店的工作人员称,位于祥远路的“牛肉庵”这几天也关门了,“有点事要处理”。

虽然风波已告一段落,但一些市民对“牛肉俺”和“牛肉庵”仍分辨不清。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10名市民,问及是否知道“牛肉俺”时,有7名市民提到了“牛肉庵”的店铺。

一场维权引发集体“呼救”

类似“牛肉俺”的遭遇在泉州其他名小吃身上也曾发生过,肉粽、鸡爪、绿豆饼……这些大家所熟知的泉州本土风味,都曾遭遇“山寨”危机。

“端午期间,我们的送货工无意中发现浮桥一家超市在销售假冒我们品牌的粽子。这家店卖了一万多个山寨货,而且仿冒者不可能只向这家超市供货,其他地方卖了多少根本无法计算。”泉州蓝氏钟楼肉粽董事长蓝雄辉说。

知名的洪濑鸡爪商标,也一直存在纷争。一位不愿具名的鸡爪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与其他商家的商标争夺一直没有停止,而且洪濑作为名小吃鸡爪的产地,商家众多,谁是老字号,谁拥有真正的名小吃之称,消费者难以辨别。

“现在街上的洪濑鸡爪店很多,我也不知道到底哪家是老品牌,哪家是山寨的。街头很多卤味摊也在销售所谓的‘洪濑鸡爪’。”正在市区美食街购买洪濑鸡爪的市民王先生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市民能说出的正统名小吃店铺并不多。除了众所周知的一些老店铺外,不少名小吃哪家是正宗,在市民心中已经逐渐模糊。特别年轻一代,对老字号的印象不再鲜明,部分年轻人只知泉州有这些特色风味,却不知真正的老字号在哪里。

另外,加盟商也是名小吃品牌发展道路上的“双刃剑”。多家名小吃商家告诉记者,一些加盟商在加盟期满后,虽不再续约,却仍打着正统品牌的名号做生意。

来 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鹰

相关新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1-87523908 邮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