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湖头“相地府衙”成“国保”

贤良祠内李光地铜像
60多座古民居构建“相地府衙群”
李光地,生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官至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是继朱熹之后研究理学较有成就的代表,是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和文学家,其所著《榕村全集》,包罗天文、地理、数学、音律、哲学及文学等,精深宏博,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李光地故居有新衙、旧衙两处,相距不足百米,均建于清初。新衙又名相府,位于湖头街右侧,穿斗式建筑,五进双护屋,东西巷,四周环筑围墙,各进挂有康熙皇帝等题写的匾额和对联;旧衙位于湖头街左侧,进深五进,两边护屋。
在旧衙大厝前面有一座规模极其宏大的问房大厝,系李日燝(李光地二伯)所建。始建于明末,主体建筑是五进双护大厝,附属建筑有盘屿两座,厅堂后壁用可启折合的木门隔成,打开后增大活动空间颇有特色,木工操作严格规范,体现明清时期闽南古民居的历史风貌。
走出问房大厝,记者跟随李绍清来到位于街西的贤良祠。贤良祠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为李光地读书处又名“榕村书屋”。该祠坐西向东,为三进四合院式,正堂为悬山顶,招梁式构架;祠内厅堂有大理石刻,上面镌刻康熙御书“太极图说”;祠的右边有一座小亭,里面立着雍正的“谕祭文”的石碑,称赞李光地是“一代完人”;祠后为藏书楼,南面有临水轩、荷池。漫步祠内,古风遗韵尽收眼底。历史用苍茫的画笔,在这些古建筑群上镌刻下浓墨重彩。
来 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鹰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