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都五年规划出炉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年)》
大手笔勾勒多元文化都市蓝图

《开元飞天舞》展现泉州魅力 (陈起拓 摄)

【核心提示】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出炉。《规划》中,“文都+”如同点金之笔,串起城市建设、城市外交、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闽南文化保护等一系列工作,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美的多元文化都市蓝图。 □本报记者 郑意凡
重构城市文化空间
古城文化复兴:聚焦“三片一线”保护开发
《规划》提出,将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功能置换、持续发展”原则,对“三片一线”即开元寺片区、文庙片区、天后宫片区以及中山路,实施整体保护开发利用。其中,西街片区是重点区域:以西街东片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打造“中国传统城市生活体验区”,配套文化休闲创意产业,形成“泉州文化体验中心”,进而打造成“城市会客厅”和市民的文化、精神家园。
同时,重点培育发展城市文化新业态:保持历史街区风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民宿、酒吧、咖啡屋、创意作坊等旅游休闲文化场所。建设泉州当代艺术馆,把西街西片区打造成泉州当代艺术展示中心,和世界性的文化展示和交流平台。以领SHOW天地、源和1916创意园区为示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主题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古港转型升级:后渚港转型文化旅游区
推动后渚港区功能转型。规划建设“海丝文化主题公园”,开发泉州湾周边文化旅游资源,开辟“海上看泉州”旅游线路。保护整治两江出海口滩涂、红树林以及近海生态系统的湿地,适度开发湿地生态旅游。推动刺桐古港转型升级为海丝文化展示、海丝文化产业开发和海丝文化主题休闲娱乐的重要基地,成为泉州融入海洋、面向世界的标志性经济文化港湾区。
打造现代化主枢纽港,进一步优化港口、港后区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港航配套设施,争取开通地中海、中东、东南亚等国际航线;抓紧秀涂“人工岛”建设,争取国家批准同意设立秀涂保税港区,增强泉州港口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新区建设:打造“亚洲多元文化发展中心”
东海片区将建设大型城市文化综合体,定位为“亚洲多元文化发展中心”,包括科技和规划展示馆、工人文化宫、泉州大剧院、泉州图书馆。周边配套建设现代艺术街和居住、购物、商务、文教等文化生活设施。此外,还将规划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举办国际大型文化展览、国际文化交流会议的场所。
全市将打造更多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推进城市休闲绿道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推进晋江滨江北路景观提升工程。
全域联动提升:县县都有核心文化项目
我市将整合全市文化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走向全民共建、全民共创、全民共享。可以简单概括为:
“一幅图”:整合提升全市场馆设施、文化活动等资源,设计制作全市文化设施地图,方便市民就近获得服务。
“一张网”:建立和创新全城文化联动机制,规划互联网文化资源数字化服务,建设数字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掌上泉图”移动阅读平台等数字平台;构建“泉州网上博物馆展示平台”,展示全市各地各类博物馆藏品和展览信息等。此外,还把民办博物馆纳入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支持、鼓励和引导其发展。
“一串项目”:立足县域特色,加快泉州市工艺美术创意园、台商投资区木雕一条街和木雕产业园区、洛江文化美术馆星级影城、鲤城聚宝古街复兴工程、丰泽区虫寻埔民俗文化村、丰泽闽南婚俗文化创意园、石狮永宁民俗文化村、晋江草庵摩尼教遗址公园、惠安女文化风情村、德化月记窑陶瓷文化创意中心、“福船”制造基地等各县(市、区)核心文化项目建设。
相关新闻
- 15-11-06“海丝”主题大放异彩 大批精品摘金夺银
- 15-11-06【天天看亚艺】今晚“魅力文都”新区嘉年华启动
- 15-11-06泉州海丝艺术公园8日开园 明起将迎来多场展览
- 15-11-05“海丝”大型采风团来泉州啦 网络大V们都在刷泉州“海丝文化”
- 15-11-04央视《国宝档案》将来泉拍摄海丝传奇 请你推荐名单
- 15-11-04本届亚艺节节徽最终版出炉 较之前加上中英文字样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