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看学创新 促转型谋升级
站在改革的时代风口浪尖上,当既有优势逐渐消退、新增长极仍未出现,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进,晋江该怎么办?近年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晋江人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苦苦追索突围破题之道。
思路决定出路。近日,晋江党政企考察团三期培训班的首期学员奔赴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创新之城——深圳,开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推动转型升级”专题培训学习,课程涉及转变政府职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金融创新、人才创业、城市治理及规划建设等前沿知识。
这期培训班学员中既有晋江党政班子领导、市直部门负责人及各镇街、经济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还有晋江一类国有企业董事长、民营企业老总。邀请的授课专家有金融分析师、高新材料专家,还有深圳、东莞等城市精于城建、金融、人才等工作的干部。
一进教室,学员们的手机全部放置在班级门口的铁箱里,能留在桌上的只有一本笔记本和两支笔,领导干部带头学、专心学、深入学忧患意识、改革意识、担当意识。除了上课不能玩手机,培训期间,学员们全程禁酒,晚上也要上课,切实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他们聚在一起,通过课堂集中讲授、实地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研讨等形式,共同探索一个重要议题:晋江的转型升级之路究竟该怎么走,新的动力转换从哪里来?
唯有创新,才是推动晋江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经过5天的思想碰撞,晋江党政企考察团成员坚定了未来发展的信念:在转型升级中,要转变观念、创新制度,要敢于梦想、勇于担当,要认清优势、精准发力。
对于晋江来说,这是一次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升能力的黄金学习机会,虽然只是走到深圳的一小步,但却是推动晋江发展的一大步。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晋江的“操盘手”将得以更加科学地组织和带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晋江跨越发展、弯道超车。
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晋江乡贤在外创业的杰出代表,洪游奕在深圳创建的“维珍妮”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享誉全球,成为“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最大的供应商。
让人吃惊的是,作为内衣行业的领头羊,“维珍妮”却在事业顶峰时跨行做起了运动鞋,将自身掌握的无缝内衣核心技术加以研发,通过开发相应的模具,生产出了无缝运动鞋,再一次站在了行业前沿,这一幕深深震撼了以生产运动鞋为傲的晋江企业家们。
“唯有技术创新,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洪游奕向来自家乡的晋江党政企考察团介绍说,“维珍妮”所有的订单都来自创新设计产品,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是世界一流品牌,所有的合作供应商都是世界一级行业领先制造者,而这些成就都归根于企业的创新DNA,正是因为有持续不断地创新,“维珍妮”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生命力。
“无论是做无缝内衣还是无缝运动鞋,‘维珍妮’通过技术创新占领了高端市场,这很值得我们学习。”晋江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天扶表示,他的企业目前也在大力进行内部变革,从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目标市场等方面全方位创新突破,就是为了更好地进军高端市场。
“晋江人有着爱拼才会赢的传统,一直以来都靠着经验来办企业,可是现在行不通了,今后一定要靠创新。”作为此次考察团学员中最年长的企业家,63岁的柒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洪肇设深有感慨,他认为创新不只是企业的事,还应当包括领导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只有党政企合作协同创新,才能有效突破发展瓶颈。
以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上世纪80年代,深圳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起步,奠定了产业基础;上世纪90年代,深圳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逐步成熟;新世纪以来,深圳构建起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为支柱,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新兴产业处处长王志毅向晋江党政企考察团介绍了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这对于同样依靠民营经济“自力更生”的晋江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借鉴价值。
针对考察团相当关注的深圳如何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的话题,王志毅介绍说,深圳专门设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项目,企业只要围绕技术、设计、渠道、品牌、人员培训等开展工作,都可以向项目申请资助;此外,深圳还设立国际合作转型项目,鼓励企业和境外“大咖”、设计师合作,实现对行业整体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对于当前的晋江来说,技术高端化是发展的短板,亟须创造更多的公共平台来为众多产业集群服务,造福更多企业。目前,晋江正积极建设晋江科创园区、晋江工业技术研究院、晋江高校研究院区等公共服务平台。
引进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正是晋江探索以智能制造平台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该中心已为晋江企业改造了近百套生产线,其中有22家企业被列为“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还有一大批企业引进3D打印、激光裁剪、产业机器人等。
此外,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则立足为晋江传统产业插上“创意设计”的翅膀,破解传统制造同质化困局,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为“晋江制造”转向“晋江智造”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
灵活人才政策集聚高端人才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是深圳最主要的创新机构之一,从最初通过信誉担保获得的260万元贷款起步,如今资产已过100亿元,累计孵化企业1508家,创办和投资高科技企业18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18家,其背后的推动力量正在于强大的人才团队。
在用人机制上,该研究院突破事业单位编制限制,用市场化的薪酬水平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在项目决策时,由技术专家、投融资专家共同参与,增加市场与收益的考量。
“深圳的产业从最初的‘三来一补’、贴牌代工,发展到如今高科技、新兴战略产业占主导,对于人才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反过来,高层次人才的涌进,在推动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也倒逼深圳进行变革,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以适应人才的需求。”深圳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张治平向晋江党政企考察团分析说,人才工作的开展要与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相匹配,尤其要与产业的发展相匹配,“如果我们的人才政策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不仅产业更新会受到阻碍,城市的发展也会变慢。”
近年来,晋江将人才工作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推动力”,从机制、政策、平台、环境等方面营造重才爱才氛围,建设人才新高地。当前,晋江正在大力实施人才工作赶超行动,力求通过打造“1+N”人才政策体系 ,加快集聚海内外各类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人才资源开发水平,为打造晋江“升级版”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目前,晋江已先后引进一批国字号科研机构,拥有20多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实用管用的人才应用平台,为本土传统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
据统计,在赴深圳首期学习培训班上,学员们共提出了关于晋江未来发展的120条意见、建议。接下来,晋江将进行系统梳理,通过聘请一批智囊、对接一批项目、转化一批成果,将这次培训的效果真正落地生根。同时,晋江将加快启动物流业提升、跨境电商、产业联合、企业家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两岸交流等一批专项计划,力求在创新促发展上早破题、早见效。
(记者黄祖祥 通讯员姚煜娟 陈福建)
相关新闻
- 13-08-13石狮鞋服等传统产业“大踏步”实现转型升级
- 13-05-21传统产业“拥抱电商”渐入佳境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