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文化遗产专家继续谈海丝、论文化 【专题】
古代玻璃贸易见证“丝路”发展

玻璃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人工材料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贸易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丝绸之路上,中国以丝绸为大宗贸易商品输入西方,玻璃则是从西方输入中国的主要贸易品之一。”在发言中,安家瑶展示了从中国洛阳、新疆、广西、西安等地出土的罗马玻璃、萨珊玻璃、伊斯兰玻璃、印度洋—太平洋玻璃珠等文物,并与西方相应地区玻璃制品进行对比,来考证中国玻璃的起源及发展等问题。
“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留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丰富。”在发言的末尾,安家瑶引用《文明的历史》中的一句话:“玻璃进入中国的历程,也从侧面见证了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海丝”在德里留下青花瓷“宝窟”

发言中,Mani着重介绍了印度于1961年—1962年在德里偶然发现的14世纪中国元代青花瓷遗址。他将这座遗址称之为“宝窟”。
“这个宝窟中,除去一些小的碎片,总共有92个完整的和不完整的碗碟。”他说:“这是除中国以外,当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中国瓷器遗址。”
在他展示的图片当中可以看到,这些瓷器上所绘的龙、凤凰、雉、马、白鹭等图案乃至胚胎、釉面、底面设计等,与同一时期的中国元代所产青花瓷十分相似。“毫无疑问,这些青花瓷极有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进口而来”。
“有趣的是,这些瓷器中,有53件的底面还刻有Naskh铭文,中文的意思就是‘皇家厨房’。”Mani介绍道:“证明了这些瓷器属于皇室所有,可见当时从中国进口的瓷器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
相关新闻
- 16-06-09泉州人珍视文化遗产已成传统 全村人呼吁保住古渡头
- 16-06-08新加坡师生 莅泉交流
- 16-06-08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的泉州经验
- 16-06-08 十余国家的专家学者泉州畅论“海丝”
- 16-06-06我市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再添两家 共达19家
- 16-06-02大型粤剧《璎珞传》来泉巡演结束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