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道畋智慧农业项目基地:有信心把生产恢复到灾前水平

积极自救 减少损失
昨日上午,在B区大棚内,十多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将地膜覆盖到已经清理干净的地面上,再从被洪水浸泡过的水果番茄苗中,挑选出可以存活的,重新种好。
现场带领工人们工作的基地生产部经理张清松介绍,工人们正在作业的是B区1号大棚,“莫兰蒂”登陆前,1号大棚内的3000株水果番茄苗和1万株黄瓜苗刚刚种好3天,被洪水肆虐后,种在机质袋内的3000株水果番茄苗被冲走一大半,种在机质槽内的黄瓜苗,连同槽内的机质大部分被冲毁。
16日上午8点多,洪水刚退去,张清松和工人们就在公司领导的组织下,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大棚里的淤泥很多,要恢复生产,首先要将淤泥清理掉,进行消毒处理后,才能重新铺地膜,种植果蔬。张清松说,从16日到昨日,他和40多名工人一直在有序地进行恢复生产工作。“工人们平时每天工作8个小时,为了生产自救,现在每天多工作1个小时。他们也都积极配合,希望基地早日恢复生产。”
陈洪源介绍,16日,基地水电工程部就开始抢修电力、网络、水利设施,目前已经修复40%;机械工程部负责统计隐患滑坡、塌方地段,组织挖掘机开沟排水,修复塌方路段,目前已经完成30%;在果蔬抢救方面,当前正是大棚蔬菜采收、换茬高峰期,灾后一批瓜果败棚、叶菜死亡。种植部工作人员在田间管理上以增强根系活性、增加根系养分为主,整体已经完成30%。种植部还对受灾大棚进行开沟排水、预防疾病蔓延、清淤平整土地,极力补种、抢种,以降低损失。
重建家园 信心满满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遇到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庄卫东。据庄卫东介绍,他已经是灾后第二次来到该基地,第一次来摸底受灾情况,了解到基地缺人手、缺种苗。回去后,他们就积极帮忙联系各地的种苗公司,这次主要送一些种苗过来。
“受灾后,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及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来关心我们,详细了解基地受灾情况,并对基地灾后重建工作进行指导,鼓励我们要尽快恢复生产,加快秋种速度,化泪水为汗水,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陈洪源对灾后恢复重建充满信心,提出半个月内,要把生产恢复到灾前水平。
相关新闻
- 16-09-18华侨大学学子自发组织参与灾后校园恢复重建工作
- 16-09-18泉州图书馆万余册图书泡水 志愿者助力“抢救”
- 16-09-18永春县外山乡断水断电断通信 一座“孤岛”的自救
- 16-09-18安溪:转移安置35623人 灾后自救有效展开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