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永宁古卫城:来一场铁马金戈的历史邂逅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4-07-26

各位看官,今天你们可要走稳喽,跟紧我“狮千岁”的脚步,去逛一逛位于石狮市永宁镇的永宁古卫城。这里古时曾经历过刀光剑影的洗礼,巡视这座古城,或许你能触碰到它风雨沧桑的时光印迹,体验那种浴火重生的勇气和希望。

 



本期“狮千岁”是一名南朝大将军 (吴遥 绘)

永宁古卫城,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称全国三大卫所。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在泉州府城东南37公里、晋江县永宁里二十都的近海处,将元代巡检司的“永宁寨”改建为“永宁卫”。那时的永宁卫,除本部外,还拥有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和15处捍寨、2处烽燧。按现在的度量换算,明代的永宁卫城周长约为2917米、基广5米、高7米,可谓“厚石坚城”,而且拥有金鳌、玉泉、海宁、东瀛、永清等五座城门。城外有濠沟,深浅不一。当然,随着时代变迁,濠沟今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条石板路。

 



永宁卫城形状如同鳌鱼卧滩,故又称“鳌城”。 (吴嵘彦 绘)

永宁卫城建于地势陡峻的山坡上,居高临下,东滨大海,城形如同鳌鱼卧滩,故又称“鳌城”。卫城北边依托祥芝五虎山为屏障。据说当时筑城时,不采五虎山之石,舍近求远而取蚶江、祥芝沿海之石,就是为了保留完整的五虎屏障。卫城主要街巷为“一纵三横”,交错相通,犹如鳌鱼背上的纹路。“一纵”是贯穿东西的大街;“三横”为南门街、北门街,水关街、场口街和永进巷、打铁巷、英西巷。

 



清代永宁城图 (吴遥 绘)

最初永宁卫设有指挥使司、架阁库、军器库、钟鼓楼、经历司、镇抚厅、监房、千户所、公馆、收料库、军器局、教场、演武亭、兵营等官厅衙署及军事设施。明代时,卫所平时配兵近7000人,官军大量来自于外省,特别是中高级武官。古代永宁卫对城内人口有独立的管理权,实行“配户当差”和“以籍定役”的人口管理和赋役制度,军、民、匠、灶等户类均世袭,其中军户的世袭性更突出。卫所军户专有黄册管理,必要时再编“勾军册”,以别于普通民户。

有人说永宁人血液里流淌着的都是“铁军之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倒也是真的。明代中后期,永宁卫城抵挡住倭寇无数次的袭击,起到了保护民众的作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大批倭寇袭城,史称“陷城”血案,这场灾难让永宁古卫城元气大伤。时至今日,永宁还流传着“陷城洗街”的祭奠习俗,每年农历四月廿三至廿四日,家家户户都会摆供品祭奠亡灵,叫“做总忌”。如果这两天没下雨,人们会挑水洗街,以示铭记历史。

当然,永宁抗倭历程中也涌现过许多救民于水火的英雄,如俞大猷、戚继光、杜钦爵、欧阳寨、王世实等等,他们的传说故事深入人心。而今,古卫城每年吸引海内外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人们期待着在这里与冷兵器时代撞个满怀。步入古卫城,无异于翻开了一部历史军事著作,上面书写着铁与血熔炼的故事。

 



镇海石巍然耸立在朝阳山上 (吴遥 绘)

在古卫城外的朝阳山上,有一块大石巍然耸立,背海仰坐,宛若宝珠悬望。大石的临海一面竖向雕刻“镇海石”三字,笔力遒劲,气度宏阔,相传为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镇守永宁时所写。向附近村民询问这块镇海石的来历时,他们还会滔滔不绝地跟你讲起俞大猷歼灭倭寇的故事。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