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力争“十五五”末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全域覆盖
记者获悉,当前泉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正处于从试点探索迈向全面铺开的关键阶段,将围绕“十五五”末实现全域覆盖的目标,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自2021年起,我市各县(市、区)积极探索,每年至少选定1个乡镇开展全镇域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6个乡镇1319个行政村落地垃圾分类收运机制,农村地区分类覆盖率达64.5%。其中,惠安县聚焦曾占该县农村生活垃圾总量约17.9%的牡蛎壳随意堆积问题,引入玛塔公司牡蛎壳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城区零散收运+厂区周边直运+其他镇村集中清运”模式,成功将废弃牡蛎壳转化为土壤调理剂等产品,探索出独具惠安特色的农村垃圾分类路径。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关乎民生的紧迫工程。根据相关部署要求,各地将因地制宜加强示范引领,及时总结优秀经验并转化为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推动垃圾分类从“扩面”向“提质增效”深度转型,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具体做好以下工作:在源头减量、绿色发展上开拓新思路,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源头减少农村垃圾总量;在体系建设上力求突破、实现无缝衔接,市级层面统筹规划建设终端处理设施,各县(市、区)结合实际配足配齐分类收集、转运设施设备,同时探索本地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畅通可回收物回收渠道,提升有害垃圾安全处理能力;在宣传引导、全民参与上下足功夫,带动全社会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责任编辑:苏慧敏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