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惠民 让城乡共享优质资源
核 心 提 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让每个受教育的孩子都享受更加均衡、更加公平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也是惠安教育的不懈追求。
从优化教育布局、缩小城乡办学差距,到校际结对帮扶,提升教师素质,再到关注特殊群体,保障公平教育,惠安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理念,立足县情,不断加大教育惠民力度,有力地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惠安特色”的教育创新大道。
强化领导责任 缩小城乡差距
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2015年的最后一天,惠安崇武镇大岞小学的“小惠女”身穿靓丽的惠女服饰“走秀”,赢得了阵阵喝彩。原来,学校正在举行“迎新年联欢会”,班班都有精彩节目,洋溢着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作为惠安最边远的小学之一,大岞小学不仅校园文化丰富,而且校园环境优美,让人处处感受到现代化的教育气息: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应有尽有的多功能教室、内涵丰富的校史室、朝气蓬勃的学生……“软硬件”设施一点不比县城的学校差。
“本地学生大部分留在我们学校就读。我们的宗旨是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不用舍近求远。”正如大岞小学校长张文兴所说,惠安许多乡村小学的办学质量在不断提升,城乡、校际差距缩小有目共睹,群众越来越放心地让孩子留在乡村小学就读。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惠安县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该县在确保教育投入达到“三个增长”的基础上,成立了教育“两项督导”、“基本均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多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机制,并出台了一系列贯彻意见,真正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县四套班子领导亲自带队,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深入6个镇近30所学校开展教育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对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解决。在半年时间内,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主持召开8场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基本均衡整改问题,同时征求各级各部门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将结合惠安实际,制定《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履行义务教育工作职责的实施意见》,破解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稳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优化教育布局 扩充优质资源
“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在美丽的惠安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边打快板,边诵读《中小学生守则》,将良好的行为规范牢记心中。作为县城一所优质小学,惠安县第三实小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按省级示范小学的标准建设。不过,由于学校教室不足,满足不了周边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学需求。在县城区域用地紧张的情况下,惠安县政府调整征用了原本县公路稽征所的3亩用地划拨给第三实小用于扩建。“这块用地是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拍板的,将新建一座建筑面积5213平方米的教学楼,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建成后可增加500个学位,将有效缓解‘大班额’的压力。”惠安县第三实小校长郭惠彬高兴地表示。
“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是促进教育均衡的关键。”惠安县教育局局长陈建辉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剧增,城区、城市新区班额压力大成了普遍性问题。为更合理规划教育资源布局,惠安县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学校布局情况调研工作领导组”,对城区、镇区教育资源布局情况开展调研并形成报告。经过认真规划,县政府审慎制订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充分考虑服务区生源情况,遵循就近入学原则,把布局调整计划的实施与校舍安全建设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结合起来。近两年,重点做好县城和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增设了县城高级中学、惠安一中初中部;将处于城乡接合部的螺城溪南小学、螺阳松星小学分别升格为溪南实小、城南三小,作为县直学校;新办城南二小、惠东实小,解决城南工业园区和惠东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将工农中学、尾山中学2所独立初中校改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好地满足附近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同时,扩建城南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溪南实验小学、黄塘省吟小学、山霞中心小学、第三实小和东岭中心小学分校教学楼,可增加学位5375个。
除了注重城区、新区教育的提质扩容,惠安县还注重薄弱学校的升级改造,力促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在建的薄弱校改造项目有黄塘尾园小学、碧岭小学、埔兜小学、净峰墩北小学、东岭东山小学综合楼,东山中学、东桥中学、五峰中学、小岞中学宿舍楼等9个薄弱校改造项目。
此外,为了提升办学条件,近三年该县投入累计近亿元用于学校运动场所改造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更新中小学课桌椅、配置教学仪器、改造旱厕、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等,使学校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小学、初中100%实现标准化,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办学基本标准,教育装备均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标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达到了100%。
学校结对帮扶 提升教育质量
与教育布局调整交相辉映的,是惠安县办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该县通过小片区管理、对口帮扶、教师轮岗互派等方式,进一步平衡学校之间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校际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
“通过结对帮扶,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等都得到了切实的提升。”说起帮扶成效,惠安净峰镇莲峰小学校长张清毅激动不已。从2015年4月开始,惠安县第三实验小学和莲峰小学深入开展结对帮扶。这种结对是深层次的:双方校长之间结对交流办学理念,双方教师构建教研共同体,惠安三实小教师到莲峰小学支教,双方学生还举行“手拉手”交流活动,互相体验对方的学习和生活。
“结对帮扶是惠安创新办学管理机制的方式之一,旨在促进校际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陈建辉局长表示,2014年8月建立的“惠安三中与惠安二中教育共同体”,亦是惠安县结对帮扶、共促发展的一个典范。近年来,该县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大力推行“强校——弱校”结对帮扶制度,开展县直实验小学与农村实验小学结对帮扶活动,指导21所中学、37所小学结对,使受帮扶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事业整体均衡发展。创设“教育共同体”捆绑管理模式、螺城中心小学与螺阳中心小学结对共建模式,开展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试点工作,扩大县城区域优质资源共享,进一步发挥县城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搭建平台促进农村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统筹师资调配 促进城乡均衡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促进教育均衡,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不可或缺。惠安县采取“招聘、转岗、调剂、支教、兼任、跟班、清理”等措施,配齐配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并合理统筹师资调配,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师资结构。
惠安小岞中心小学刚入职不久的魏凯老师参加了新教师培训,名师专题报告、入职宣誓、主题演讲比赛等让他受益匪浅:“熟悉了新课标,还能与名师零距离接触,宣誓时更是激动万分。”
惠安推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坚持每年招聘一批新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按照“调超补缺”原则,对部分初中超编教师经转岗培训调剂到小学任教或经高校本科脱产进修后到职校任教。2012年—2014年,共招聘新教师393人,50多名初中教师“中下小”支教小学,学校与学校之间实行“走教”帮教。在全县教师总量超编的情况下,2015年坚持招聘中小学教师122人,补充到紧缺学科、紧缺学校,进一步解决师资校际之间、学科结构不平衡问题。
同时,促进城乡师资均衡。统一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城乡差距缩小到2%内;对135名在农村学校任教满25年且已评未聘的农村教师给予直接聘任。近年来,各级各类评优评先活动中均有近80%名额倾斜农村学校、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每人每月比城区教师多100元、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名额优先安排给农村学校,这些待遇保障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投身和扎根农村教育工作,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推动校长教师校际交流。通过轮岗、帮扶、支教、跟班等方式,加大推进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活力。推行县城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捆绑发展的模式,试行“委托管理”办学,实行城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大力推动城乡教师校际交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组织优秀教师讲学团到部分农村中小学“巡回讲学”、“送教下乡”,举行“教学开放周”、“教学观摩周”、“特级教师讲座”,加强校际交流,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教研合作和资源共享。近三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人数1094人,占应交流人数的33.04%,校长交流人数73人,占应交流人数的58.40%。
关爱特殊儿童 保障教育公平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都需要呵护。近年来,惠安县持续推进教育均衡,确保外来工子女入学、聚焦留守儿童、关爱特教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教育的机会。
张乐雯和弟弟张文沛,都在惠安大岞小学就读三年级。每天上学放学,姐弟俩都自己走20分钟的路回家。“习惯了,从幼儿园开始就是自己走回家。”作为留守儿童,姐弟俩非常独立、坚强,上学时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因为老师像爸爸妈妈一样爱护我们,同学们像兄弟姐妹一样关心我们。”张乐雯说,学校的活动很多,氛围很温馨,像“一个大家庭”。
据悉,惠安县有小学留守儿童922人,占小学生总数的1.74%,初中生留守儿童2448人,占初中生总数的11.35%。该县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的需求。注重发挥村(居)委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
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方面,惠安县积极践行“平等、融入、成才”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思路,坚持“两个为主”政策(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按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接收人数,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足额拨付教育经费,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权利。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接收6696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公办学校接纳就读比例达99.22%。
在残疾儿童入学方面,惠安县成立了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对适龄残疾儿童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建立三类残疾学龄儿童定期筛查和随班就读保障机制,落实特教学生公用经费标准和特教教师编制、津贴,县特教学校已通过省级标准化特教学校评估验收。3所中心小学创办了特教辅读班,普通小学均有接收服务区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并制订实施个别教学计划,6—14周岁三类残疾人口入学率达97.84%。
社会捐资助学 助力教育发展
走进惠安东岭镇荷山村荷山中学,崭新的勤奋楼、民主楼、大成楼、和平楼等校舍,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这座校园虽地处农村,但是配套齐全,设施先进。“学校能有今天,除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也跟侨亲和校友的鼎力支持息息相关。”荷山中学校长许碧南说,近几年海外侨亲累计捐资近600万元,广大校友累计捐资2500多万元,学校董事会奖教基金每年达到了15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该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惠安螺阳镇嘉惠中学,是著名爱国港胞李嘉诚先生捐资1500万元兴建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占地220亩,绿化覆盖面占学校面积的48%,校园规模和环境不输大学。目前,学校基础设施完备、各类现代化设备齐全,已成为惠安教育的一个窗口。
据悉,惠安素有社会贤达捐资助教、兴学育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各校贤达校友情系母校发展,乡贤乡绅关注家乡教育事业,无私捐资捐物支持教育发展。近三年来,全县社会各界捐赠教育资金达1.37亿元,县委、县政府每年发文表彰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和个人,全县上下进一步凝聚了加快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其中,2011年元旦成立的达利集团许世辉惠安教育基金,总额达2亿元,是全省迄今为止基础教育最大奖教奖学助学基金,每年从基金提取1000万元用于奖教、奖学和助学,在广大师生中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和积极的效应。 (曾聪虹 黄灿阳/文 林劲峰/图)
相关新闻
- 16-01-04“三下乡”送到群众心坎上
- 15-12-28泉州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15-12-24明年元旦春节期间严查恶意欠薪
- 15-12-21播撒富裕种 幸福满山村
- 15-12-17教育部:贫困地区办学一人一桌椅是底线
- 15-12-16泉州台商投资区将建“实验学园”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