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县市动态»正文

泉港:推进依法治区 提升为民实效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5-04

2015年是“十二五”和“六五”普法收官之年,泉港区顺利完成了“六五”普法规划任务,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今年,该区将紧紧围绕依法治区的定位目标,积极推进实现“五区同创”战略、“七五”普法再上新台阶。

普法宣传

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5月来临,一年一度的“泉港之夏”文艺巡回演出紧锣密鼓筹备起来,在歌舞表演走进基层同时,泉港把普法内容融入表演,让法制宣传“入脑入心”。依托“泉港之夏”活动品牌优势,该区每年都开展文化法律捆绑下乡活动,创作编演法制文艺作品,通过谈身边人,说身边事,演身边戏,让群众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法治教育。

除了文艺巡演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每年该区还结合全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邀请专业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开展法律知识咨询和依法治区宣传教育工作,现场为群众解答有关法律问题,提高村民法律素质。

以主题宣传日为契机,该区广泛普及法律知识。该区在综治宣传月、“12·4”全国宪法日暨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同时,搭建法治宣传长廊,创新活动载体,在村居中设立宣传点供群众日常学习,设立峰前、惠屿、奎壁等村级法治文化长廊,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普法教育。

法律服务

化解群众纠纷难题

“公亲”要做好,民主听证是个宝。调解是一件费时、费心、费力的事,泉港区在人民调解中探索运用“民主听证”制度调解形式调解纠纷案件,利用典型的案例进行以案说法教育,化解民事纠纷,取得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同时,该区推出民主听证选出村级专职调解员、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和建立区镇村三级民情分析例会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措施,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无限动力。通过全面建立民情工作机制,建成区、镇、村及区直单位民情收集处理服务网络,切实构建起民情收集处理的“快车道”,搭建起快速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立交桥”。

目前,该区调解网络共有镇(街道)、村(居)两级107个调委会,山腰盐场、亚伦集团、三青公司等企业调委会,国土资源、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环保等行业性调委会,以及5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去年,在涂岭司法所成立了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体的“夕阳红”人民调解工作室,使个人调解工作室的经验做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五年来全区各类调委会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770件,其中成功调处7724件,调处成功率达99.41%。

阵地建设

健全法律服务体系

近日,峰前村司法行政工作室正式启用,工作室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法律顾问驻村,为村民提供农村土地产权归属、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等常见问题的法律咨询服务,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满足辖区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法律需求。

随着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后龙镇法律服务站等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接连启用,泉港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到今年年底,全区计划建成7个镇(街道)法律服务站和60%以上的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将法律服务送到基层群众家门口。

同时,泉港精心组织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活动,强化人员装备配置,出台司法所年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做到经费倾斜到一线,每个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均达到5人以上,全区6个司法所均获得“全省规范化司法所”命名表彰,为基层司法所充分履行职责、发挥司法工作“战斗堡垒”作用固本强基。

(刘泽阳 庄国辉 张文璟 林永招)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