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院时光
泉州人民电影院(大光明戏院)1929年落成
泉州影剧院
侨光影剧院
石狮永宁镇梅林影剧院
永春县介福影剧院
▲这是泉州影剧院播放的第一部宽银幕影片《风从东方来》的海报,在当时影响很大。
曾经的晋江县影剧院观众厅
曾经的晋江县影剧院放映机房
1981年夏夜晋江金井的一个渔村(陈世哲/摄)
泉州人民电影院电影票
电影放映
图片由资深电影人杨茂盛提供
“第一摆,我佮你去到侨光看影戏,汝看我,我看你笑眯眯,毋知影戏搬啥乜……”这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泉州广为传唱的闽南语民谣,当时看电影是最前卫、最高档的娱乐方式。也因此,影院成为最时髦的娱乐之地。伴随着时代东风,泉州影院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片繁荣,不仅泉州影剧院、泉州大众电影院、泉州东湖电影院以及各县区电影院相继出现,更出现了全省首家宽银幕影院、全省最先引进冷气设备的影院、全省第一支“女子电影队”、全省第一家农村影院等开创性事件。那是时代的印迹,更是几代人在光影之下的特定回忆。
发展
百年老影院 四项全省首创
在20世纪,电影既是宣传教育的工具,也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几乎也是最高档时髦的方式。泉州的电影放映自清宣统年间兴起后便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有多项全省首创,甚至有全国领先的放映技术,为当时的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好的精神享受。
新中国成立前:
始于清宣统年间
1929年大光明戏院落成
“泉州电影事业创始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首创人为王承宗。”根据1993年编撰的《泉州市电影志》记载以及泉州文史界名人何健魂在《泉州电影事业梗概》中的记录可知,王承宗原籍泉州,是泉州第一个搞电影事业的人,也是最早让泉州人看到“影戏”的人。据记载,百余年前王承宗曾向来自南洋的归侨购买摩擦电影机一部,并附上西洋影片数部,开启了泉州的电影放映记录。
1913年,“启智戏院”开启了泉州影院建设的历史,成为我市第一家电影戏院。1916年,奎霞巷的“温陵戏院”、南街头丰美内的“大众戏院”、伍堡街的“鲤江戏院”和五堡马路的“桐城戏院”相继创办,在当时虽然设备不完整,技术也不成熟,但这些影院男女分座、附有通译(默片时代的电影外的旁白解说),亦给当时闭塞的社会风气带来一些新风尚。
到了1929年,“大光明戏院”落成,它是新中国成立前,泉州电影院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寿命最长的一家电影院。当时院内有千个座位,不仅有专人到上海采办影片,还邀请剧团来泉献艺。1949年9月,该戏院更名为“泉州人民剧场”,1950年9月,又改名为“泉州人民电影院”(位于今金鱼巷)。
20世纪50年代:
三项全省“最早”
城乡电影放映蓬勃
进入20世纪50年代,泉州电影放映事业快速发展。1950年9月,从历史中走来的泉州人民电影院重新开放。1955年2月,公私合营的泉州侨光影剧院开业,1959年10月1日,全省第一家符合标准的宽银幕影剧院——泉州影剧院开业。“一开始的银幕是1∶1.375的长方形比例,后来就是1∶2.35的超大长方形,接近现在的电影银幕。”泉州资深电影人洪岫岭在《我与电影结缘》中回忆,当时播放的第一部电影是中国和苏联合拍的《风从东方来》,拥有2007个座位的观众厅,座无虚席,场面空前。
20世纪50年代,农村电影放映单位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据《泉州市电影志》记载,1955年3月,承担本区惠安、仙游两县巡回放映任务的省电影23小队,由归国难侨和侨属女青年叶凤英、吴秀英、颜文思、王秀桂等4人组成,是全省范围内最早出现的“女子电影队”。彼时电影放映队是农村电影放映的主力,但也不只有放映队,据老电影人曾华福在《石狮电影百年》一书中记载,1958年,全省农村最早创办的村级影剧院——“梅林渔民俱乐部”在石狮永宁公社梅林大队建起。截至1990年,全市农村共有各种体制和不同规格的电影放映单位174个,包括永春介福、安溪龙涓、德化赤水等偏远乡镇也有电影放映厅。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全省首家冷气影院
豪华小影厅受追捧
改革开放让电影院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走向成熟。坐落在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的城镇电影院和影剧院共有16家,是全市电影放映网的核心。20世纪60年代,泉州人民电影院机务组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锡箔自动过机控制器及全国第一套微电脑(单板机)电影全日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影放映技术全国领先。1980年6月,泉州大众电影院开业(位于今文庙青云路),1989年12月泉州东湖电影院建成,之后由厂矿、企业、机关、团体、大中专学校、农村茶场,以及科技协会、计划生育等部门单位创办的55个单位电影俱乐部相继出现。
据记载,1982年8月,泉州人民电影院投资11.4万元,率先在全省安装了冷气设备,次年,侨光影剧院也上马冷气设备。1989年,泉州人民电影院、侨光影剧院、惠安人民影剧院等7家放映单位年发行收入达156万余元(当时一张电影票几角钱),其中泉州人民电影院最高,达47万余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部分城镇电影院(影剧院)开拓经营,创办豪华小影厅,1993年,全市共有豪华小影厅7家。
讲述
一个影院就是一个商圈
“在影院时代的钟楼,人比现在旅游高峰期的还多,还热闹!当时泉州影剧院有观众座席2000个,一场电影之后,影院门口有4000人在那交汇,还有其他商贩、路人,一天有五六场电影,那就是2万人啦。”在泉州电影行业工作42年的资深电影人杨茂盛的记忆里,早年一个影院便是一个商圈,是时尚、娱乐和消费的聚集地。
和异性看电影是“天大的事”
“咸酸甜”和瓜子成观影标配
“那个年代和异性看电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很严肃,不是可以随便约的。”杨茂盛介绍,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只有确立了恋爱关系或者已经订婚了方可一同去看电影,否则就是“坏了名声的大事”。
“大部分看电影的是同性朋友、夫妻或者已经确定恋爱关系的人。大家去看电影之前,会在门口买些‘咸酸甜’或者瓜子,就像现在的可乐爆米花。”他回忆,当时一个电影院就是一个商圈,门口各种商贩汇集,卖“咸酸甜”(俗称,即现在的菜头酸、杨桃、李子等)、石花膏、豆花、卤料等,夜场电影之后观众还会买些“烧酒菜”吃。
通宵电影带动夜市
授歌站前“大合唱”学电影插曲
当时看电影有多受欢迎呢?白天场不够,加了周末场还不够,于是人民电影院首推通宵场。即在晚上八点三十分后连排五场,一直到次日早上七点左右。洪岫岭表示,夜场电影也带动了夜市繁华,真是“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要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
在当时夜场电影院门口还有一个时代特色“授歌站”。“事先把电影中插曲的曲谱和歌词印好,当时一张曲谱卖一分钱,然后用录音机到放映机房把影片中的插曲、主题曲录下来,再到影院门口的广场上一遍一遍地放。一般是利用上一场电影散场前的四五十分钟和第二场即将进场的时间授歌,等入场的会驻足听,出场的会借曲目回味电影,所以当时授歌站办得非常红火。”洪岫岭说,这在当时是全省首创,也是很好的电影宣传手段。
“跑片”堪比送外卖
与“没镜头”衍生成泉州俚语
与现在的数字电影不同,过去电影都是胶卷拍的,再用胶卷拷贝供电影院播放,常常一座城市的几家电影院要共享一份拷贝,于是就需要“跑片员”在几家电影院之间来回穿梭送片。
“那时候每家电影院都有两三个跑片员,这家放映完了,把胶卷倒回到片头再送到下一家去,那时候的跑片员奔袭在路上的速度不亚于现在的快递员,都是争分夺秒的。”杨茂盛回忆,后来引进了轻型摩托车,全市只有四辆,除了邮政送电报的一辆外,其余三辆分属三家影院。哪怕是这样,电影屏幕上也经常出现“跑片不及”的字幕,需要观众稍事等待。
“你专做一些‘跑片’‘没镜头’的事情,这话你听过吧?这就是由电影衍生出来的泉州俚语,意思是你专做一些不靠谱、不着调的事情。”杨茂盛介绍,在那个羞涩年代播出暧昧镜头时,画面就一黑,变成“没镜头”,后来人们就以此来调侃一些“不着调”的行为。
“吃千家饭”“睡百家床”
推板车农村巡映备受尊重
娱乐贫瘠的年代,看电影不只是在城市受追捧,在农村更是如此。据石狮老电影人曾华福在《石狮电影百年》中记载的老放映员施起鳅先生的回忆,早在20世纪50年代,电影便是农村广大农民最心仪的文化娱乐形式。
“电影队一到村里,全村就像举办迎神赛会一样热闹,有的搬椅、有的搬砖头石块抢占座位,有的早早就吃了晚饭到现场等着看电影。不少青年人都主动帮助维持秩序,帮忙埋竹竿、拉绳子当围墙,帮售票。”老先生回忆,当时放映员是全省编制,他被分配到省晋江29小队,要到双阳、河市、马甲等地巡回放映。
他回忆,当时电影队的建制一般是小队长、放映员、发电员三个人,只有小队长有一辆自行车打前站联系放映点,放映员和发电员雇一辆板车拉电影机和发电机,跟板车工同行。每到一地就找积极分子联系,在他们家吃家常饭,这就是“吃千家饭”,晚上就住在他家中或祠堂宫庙,一般住学校教室,叫“睡百家床”。第二天清早要先清理一天的放映场地才能动身到下一个放映点。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有一次下到永宁放映《上甘岭》,当天晚上有几千名观众,发电机坏了又修不好,最后只得宣布停映。黑灯瞎火,观众散场秩序井然,没有一个骂街,也没有发生任何事故。”老先生表示,那个年代群众对电影的热爱和对电影人的尊重令他们感动。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