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国家的专家学者泉州畅论“海丝”
古海丝至今贡献世界和平交往

王毅强调了港口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海上丝绸之路的贯通,一方面依靠航行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各板块内的一些重要港口提供保障。
王毅说,中国的海丝遗产,世所罕见地包含了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摩尼教、天主教、妈祖信仰等各种宗教遗存。中国以其丰富的遗存类型,见证了人类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悠久的风帆航行与贸易,以及相关的祭祀和信仰传统。
他提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史迹与郑和下西洋、“伊斯兰先贤来华”等古代海洋交流史上等重大事件,以及伊本·白图泰、马可·波罗的游记等有直接联系,一些重大的祭祀和节庆传统流传至今,并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和平交往做出了积极贡献。王毅发言中举的例子,在泉州都能找到对应的史实: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曾参加泉州清净寺礼拜,到九日山祈风祭典;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地区之一,三贤四贤长眠于灵山圣墓;元代时,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都曾到泉州游历……
中国丝绸曾让摩洛哥人趋之若鹜

在摩洛哥,海上丝绸之路同样留下了许多印记。在发言中,阿兹丁·喀拉海从首位造访中国的摩洛哥人伊德里西的故事说起,介绍了一些曾经通过丝绸之路抵达过中国的摩洛哥人的故事。
“当时,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出口的货物精美绝伦,首屈一指的当属丝绸。”他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摩洛哥的服装和布料市场,人们对中国的丝绸产品趋之若鹜。”频繁的丝绸商贸活动还造就繁荣的城市。根据摩洛哥著名历史学家阿费利加努斯·利奥的记载,彼时,在西方穆斯林国家最具代表性的穆斯林城市——菲斯,整座城市的商店中,有520个织物制造场所,有50个商铺从事丝绸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当时的丝绸工艺、样式还流传至今,成为摩洛哥宝贵的海丝文化财富。”
相关新闻
- 16-06-07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今日在泉州开幕 专家探讨海丝申遗
- 16-06-06我市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再添两家 共达19家
- 16-06-02大型粤剧《璎珞传》来泉巡演结束
- 16-05-31“海丝”交流孕育绚丽之花
- 16-05-31知名老文艺家 组团莅泉采风
- 16-05-28泉州市教育局领导昨日走访安溪茶校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